本网讯(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王文杰)6月21日,历时三个多月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终于迎来决赛时刻!从2025年3月以来,各学院精心组织,学校经过层层选拔,从7300余项目中最后晋级的42支队伍齐聚学校第一教学楼101、112教室,展开精彩纷呈的最终角逐。
一、评委出席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广东培正学院副校长程玮教授对大赛致辞并提出殷切希望:
一是希望通过参赛团队进一步厘清思路,开阔视野,提炼创新核心产品,紧跟时代科技发展,展现出相关领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跨科学的创新思维,赛出水平,赛出风采,赛出亮点。
二是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信心,激发热情,挥洒激情,激发最大潜力,沉着稳健比赛,超长发挥,力争上游,实现我校省级获奖数量等级的双提升。
三是希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整合多元创意思维,提高团队工作的效能,聚结集体智慧,形成爆发力,历练为“王炸”项目团队(即卓越的技术能力、创新性、多样性、高校协作、强大领导力、成果显著)。程副校长鼓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点燃创新激情、碰撞思维火花,期待同学们赛出水平、争创佳绩,为校争光!
学校特邀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满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志超教授、广州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吴伟生副教授、深圳湾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朱文平先生作为本次决赛的评审专家。



(出席决赛的评委嘉宾)
二、比赛过程
高教主赛道现场前沿科技云集,创新思维激烈碰撞。参赛选手以扎实的学术积淀为刃,精准剖析核心技术壁垒;路演材料逻辑缜密,实验数据翔实可视,商业模式清晰闭环。项目兼具科研深度与产业价值,彰显高校青年勇攀科技高峰的锐气与担当。

(选手路演展示)
红旅赛道现场涌动着青春奉献热土的热忱。学子们扎进田间地头,用PPT讲述带露珠的乡村故事:非遗活化让老手艺焕新生,智慧助农为产业链破局,一校一策精准破解民生痛点。路演者眼中有光、脚下有泥,项目书里跳动着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绽放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之花。

(参赛选手向专家展示参赛作品)
答辩现场交锋迭起,评委点评直击关键。
各团队面对技术方案、市场定位等专业质询,应答条理清晰、论据扎实,展现过硬专业积淀。评委组充分肯定项目创新价值与实践深度,尤其赞赏选手沉稳的临场素质与缜密的逻辑表达,认为赛事有效锤炼了青年学子的综合竞争力。

(评审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点评)
三、获奖展示
高教主赛道
经过激烈角逐,高教主赛道《NeuroSync——基于神经协同网络的智能声场重构系统》、《光能万丈——国内万物互联逆变器开拓者》、《袋动未来—智能回收助力绿色环保计划》、《“油”然新生——超临界萃取推动绿色生态油料的可持续发展》、《医联智控——高精度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开拓者》、《沙“池”电掣——热控技术赋能新型储能系统革新》共6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校赛金奖。
《泽川之眼——基于多模态感知的鱼脸识别与水质监测智能系统》、《“织”此青绿——废旧纺织品再生复合材料工艺创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智联通途 ——“慧眼”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领航者》、《塑本求源——基于数字3D打印的岭南灰塑焕新矩阵工程》、《棚程万里——远程智能开合棚先锋者》、《“智”虫大师——太阳能农业驱虫智慧治理系统先锋者》、《漆面无瑕--微型智能喷涂+领航漆艺革新》、《醒时春山—MDT 技术助力花卉产业蝶变与升级》共8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校赛银奖。
《匠心传承,蓝韵强国——非遗蓝染引领环保新时尚》、《大智若渔— 开启智能养殖与污水监测系统新纪元》、《智渔生态——基于多模态AI与高效太阳能协同的智慧渔场中枢系统》、《水之“道”——光伏水利生态园:乡村振兴与新能源融合的创新实践》、《风光智能——AI+风光互补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新突破》、《视界匠心—基于AI交互高校专创融合的平面设计先驱者》、《智陈新质——新会陈皮糖水产业数字化转型领航者》、《榄韵阁——非遗榄雕的数字焕新守艺者》、《康伴云枢——AI 赋能银龄生态全维跃进》共9个项目斩获校赛铜奖。
红旅赛道
经过激烈角逐,《艺漆同行—非遗漆艺传承与创新的先行者》、《森驿茶兴地方特色茶品助力乡村振兴新范式——以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丰塘镇为服务对象》、《“黄”金时代——基于科学管控技术,助力河唇黄皮乡村振兴产业》、《趣学伴——“牵手”教育梦为留守儿童筑造阳光家园》共4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校赛金奖。
《绘梦乡旅——打造红色研学+文旅乡村新业态发展模式》、《“御葱华萃·三元养元”——东方草本养生礼盒赋能乡村振兴》、《客律乡谣——Ai赋能客家山歌文化的“芯”一站》、《“茶竹源境,连崀新生”——打造乡村振兴生态田园综合体》、《授人以渔——Lora与5G物联网融合的数字鱼塘系统》、《茶小农﹣一科技赋能展茶韵,乡村振兴先行者》共6个项目脱颖而出,斩获红旅赛道校赛银奖。
《茶香四“逸”——青春助农让单丛茶十里飘香》、《英德红茶——农商直供创新发展模式探究》、《“钩”花“刻”梦——非遗课堂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赋能先锋——四维共筑乡村振兴梦》、《元旅奇境——VR眼镜视域下的乡村文旅交互式平台引领者》、《糯香千年客家娘酒的现代型与市场拓展》、《醇韵数创——智韵助力百千万》、《数字盆景促乡村振兴》共8个项目斩获校赛铜奖。

(金奖颁奖典礼)
四、评委点评
本次大赛邀请了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担任评委。他们从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审,并在赛后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评委们肯定了选手们的创新热情和专业素养,同时也针对作品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此次创新大赛校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经验的平台,也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对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志超教授对项目进行点评)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