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管理学院 黄小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充分发挥管理学院作为广东省第五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广东省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6月13日~15日组织党务干部赴汕头和梅州革命圣地开展“夯基础 树标杆 育样板”红色实地研学,以此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寻迹“红色交通线”,回望百年党史
6月13日上午,管理学院党务干部们首站抵达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踏入了这条被毛主席喻为“红色血脉“的秘密交通线,在革命岁月里,它宛如一条“隐形纽带”,串联起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无数革命先辈穿梭其中,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护送干部、运送物资,让党的“生命线”始终畅通。选择在该旧址参观,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党员干部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防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行动标尺,把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步,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持续涌动、焕发新光。
在研学过程中,党务干部们通过实物展区,深刻认识到了这条隐秘的战线所承担绝密使命以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同时,通过对这条交通线绝密往事的深入探寻,学员们回望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更加深切体悟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性,为管理学院党委推进“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和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样板党支部”注入了“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严守纪律”的精神动力。

(大合照)
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回溯潮汕烽火岁月,致敬抗战忠魂英烈
随后,党务干部们怀着崇敬之情来到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前身为1946年闽粤赣边区各界所建“忠烈祠”)。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展现了1939至1945年潮汕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史诗。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以沉浸式展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淬炼党性修养的重要实践阵地。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党务干部们通过馆内“中流砥柱”“全民抗战”“华侨抗日”等七个主题展区,深入了解了中共潮汕组织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深刻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强化了党员干部对“坚持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根本保证”的历史认知。
本站的实地参观学习,为“追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研学之旅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务干部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锤炼,要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让红色精神在实干担当中绽放新的光芒。

(大合照)
八一南昌纪念馆:追寻南昌起义星火,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6月13日下午最后一站,党员干部们来到“八一”南昌纪念馆,这是一处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革命旧址,原貌保存完好。其对潮汕地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中共潮汕党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和开辟革命根据地奠下基础,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
1927年9月,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挥师南下,转战广东大地。在这一关键历史时刻,朱德同志临危受命,率部于梅州大埔三河坝构筑防线,以血肉之躯阻击敌人追兵,为革命保存有生力量,起义军主力则挺进潮汕,短短七日便建立起工农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让党务干部们深刻体会到“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八一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作为党务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的政治自觉,为“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强化了开拓奋进的锐气。

(大合照)
棣萼楼: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解密“摧不垮的生命线”
6月14日上午,党员干部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梅州大埔县,参观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棣萼楼”,这座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古老建筑,将永远屹立在汀江之畔,闪耀着红色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赓续红色血脉。通过重走“红色交通线”,研学的党务干部们更深切地领会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与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

(大合照)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探访三河红色印记,传承不朽革命基因
6月14日下午,党员干部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该园依山而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颗树,每一面墙都诉说着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参观过程中,教师党支部书记张传芹讲到:“先烈们用热血浇筑的精神丰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明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实践,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全体党务干部在灵魂震撼中凝聚共识:新时代的我们,应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先烈们的精神在我们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党务干部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全神贯注地聆听这些展品背后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深入探寻三河坝战役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坚定信念,勇挑重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大合照)
叶帅故居与叶剑英纪念馆:循迹元帅奋斗征程,感悟百年家国情怀
6月15日,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抵达叶帅故居和叶剑英纪念馆。叶剑英故居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的客家围屋,虽质朴无华,却孕育了一代伟人叶剑英。屋内陈列的八仙桌、木床、农具等生活用品,真实还原了叶帅当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这里,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叶帅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矢志不渝的信仰。

(大合照)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来到叶剑英纪念馆。馆内珍藏的大量珍贵图片、原始资料以及实物展品,通过电光声、三维动画立体成像等现代化艺术手段,生动在现了叶剑英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投身革命,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到在长征途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再到为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叶剑英元帅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力挽狂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些场景让研学党务干部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敢于斗争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党员。


(参观过程)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务干部们驻足凝视每一件展品,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大家深刻感受到,叶剑英元帅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大合照)
结语:红色基因强党性,奋楫扬帆再出发
此次“追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研学之旅,犹如一堂镌刻在革命热土上的思政课,党员干部们在历史实景中感悟初心,在先辈精神中汲取力量,进一步点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红色研学的收获转化为工作动力,立足岗位、勇担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学院“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培育创建和“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验收,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积极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